close

沐浴後拿棉花棒清潔耳朵,習慣將收音機音量調大,擔心外在眼光而遲遲不裝助聽器,專家表示,這些錯誤習慣及觀念,都是導致聽力下降的慢性殺手

 
聽力學專家蕭雅文提醒,聽覺毛細胞一旦損傷即無法再生,務必注重平時聽力保養。記者胡毓玲/攝影

聽力學專家蕭雅文提醒,聽覺毛細胞一旦損傷即無法再生,務必注重平時聽力保養。記者胡毓玲/攝影

 
聯合新聞網    2016/12/08 
很多人沐浴後拿棉花棒清潔耳朵,開車習慣將收音機音量調大,或是因擔心副作用而遲遲不裝助聽器,專家表示,這些錯誤習慣及觀念,都是導致聽力下降的慢性殺手

大華府北一女校友會日前舉辦健康講座,邀請聽力學專家蕭雅文博士講解保護聽力的重要性。蕭雅文表示,聽覺是生活的基本條件,不論是在溝通、人際關係、安全、工作學習上,好聽力是必要的,許多錯誤習慣不會立即減損聽力,但造成的「
後患」很可能在10年、甚至20年後才浮現,因此養成正確的保養習慣非常重要。

能否挖耳朵是許多人的疑惑,蕭雅文強調「
人不需要挖耳朵」,耳垢提供耳道必要油脂,人體機制自然會排出,使用棉花棒反將耳垢更深入推入耳內,還得找醫生協助夾出;老年人耳道油脂分泌不足,容易覺得耳朵癢,可取微量乳霜滋潤耳道,即可止癢;沐浴或游泳後耳朵進水,經過一晚就會自然蒸發,如果實在感到不適,可滴微量酒精加速水分蒸發。

60-60」原則是國際公認的保護聽力方法,即使用耳機時,音量一般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%,能調至更低最好;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不宜超過60分鐘。成人每天戴耳機不要超過3至4小時,未成年人不超過2小時,並且每次佩戴耳機30至40分鐘後,就要讓耳朵充分休息。

蕭雅文特別指出,
蘋果手機在設計時音量特別大聲,她建議該手機用戶設定音量時,最好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50%。至於長期戴耳機的人群,建議選擇頭戴式降噪耳機,可以過濾外界噪音,能讓人在正常音量下安靜地聽歌或者休息,保護聽力。

現代人流行體內「排毒」,蕭雅文表示,其實
耳朵也需要「排毒」,一段時間遠離吵雜環境,讓耳朵好好休息。不少駕駛習慣在高速公路上調大收音機音量,蕭雅文說,這等於是和外界噪音「比大聲」,長期下來會影響聽力,最好避免。

此外,蕭雅文表示,若有聽力障礙,切勿拖延,
及早配戴助聽器是「一種保護」,可減緩聽力下降的速度,配戴效果亦較好,保持良好聽力讓人溝通無礙,老年人社交生活正常,能降低心理疾病發生機率。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stencare 的頭像
    listencare

    聽力防護管制區 Make Listening Safe

    liste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